(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明城市创建丨江山市无障碍改造让居民生活有“爱”无“碍”

近日,笔者来到虎山街道桐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走进服务大厅,右手边是低位服务台,配备的无障碍服务箱内听觉、视觉障碍辅具、助视眼镜等设备应有尽有。左手边电动爬楼机、助行器、腋拐、轮椅等公用辅具摆放齐整,无障碍地贴随处可见。无障碍卫生间里紧急呼叫铃、“L”型扶手、无障碍洗手池、智能冲水马桶一应俱全,中心二楼的阅览室还为视障人士提供盲文书籍。

“在市残联的帮助下,我们今年4月中旬开始对党群服务中心部分设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老年人来中心办事提供方便。”桐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郑舒莹介绍。桐岭社区户籍总人口有2702人,60岁以上老人有611人,持证残疾人有74人,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较大。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市残联积极推进江山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一方面对江山市12个重点公共区域和部分社区进行无障碍改造,另一方面深入残疾人家庭,改善其居家环境,不断提高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质量和水平。“对重要公共服务场所进行无障碍改造是江山市今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我们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公立医院、党群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学校等服务场所的改造力度,更多地把人流量大、无障碍需求迫切的公共服务场所列为今年的改造对象。”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江山市已成功创建6个省级无障碍社区,清湖街道七里社区正在积极创建中。

双塔街道学府社区翰林苑小区家庭无障碍改造户杨建国(化名),是一名肢体三级残疾人,因幼年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行动不便。市残联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根据他的需求“量体裁衣”,对他的居家环境进行无障碍改造,在入户通道、厨房和卫生间都安装上了安全扶手、护墙板等无障碍设施。

这样的事例在江山市还有很多。“从2012年开始,我们便开始对江山市残疾人家庭进行改造,充分考虑残疾人残疾类别、个人特点及家庭状况,以解决他们的坐卧起居、如厕洗澡、烹饪清洁和行动转移等基本需求为重点改造内容,尽可能让他们在家住得舒服、安心。”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截至目前,江山市已有2000多户残疾人家庭得到改造。

为使改造能够真正惠及有需要的家庭,市残联积极与各乡镇(街道)、社区残联工作人员联络,全面摸排需求、实地入户、筛查分类,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听取他们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并依据家庭环境等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助力实现残疾人在家中有“爱”无“碍”,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改造完成后,我们会定期安排人员回访,建立回访服务机制,及时回应和解决改造后各设施可能存在的问题,真正将改造工作做实做好。”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无障碍环境的创建,不但方便残疾人,而且让城市中的老年人、孕妇小孩、推婴儿车的家长成为了受益者。“接下来,我们将系统化推动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完善既有的公共无障碍设施的功能,推动有‘爱’无‘碍’全龄友好空间建设。”市残联相关负责人相告。

推荐内容